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伯克利音樂學院公布錄取結果是在那天的北京時間中午一點。江雪哲和同學居逸當時正在餐廳吃飯。他們一遍遍刷新郵箱,在確認江雪哲被錄取的那一刻,兩人都大聲歡呼起來。
有沒有被旁人投來異樣的眼光?江雪哲說:“不管了。我被錄取了。”
也許多年后的某一天,江雪哲還會想起這個多少決定了自己命運的中午。一個喜愛音樂的少年終于圓夢兒時的夢校。
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成立于1945年,坐落于美國波士頓,是全世界規模**、最知名的獨立現代音樂學院。該校被譽為流行音樂、爵士樂的教學圣地,培養了諸多獲得過格萊美獎等重量級獎項的音樂家。
01他說:我過去的大半個人生都是在為這件事做準備
面試時,江雪哲被考官問到,為了申請伯克利音樂學院都做過哪些準備。他回答說:“其實我過去的大半個人生都是在為這件事做準備。”
了解他的成長經歷,就會知道“此言不虛”。從小學音樂的孩子很多,發自內心喜愛音樂,對它難以割舍的卻不多。江雪哲幸運地屬于后者。他4歲學電子琴,7歲開始學“雙排鍵”,一直考到9級——為什么沒有繼續考10級?他說因為我喜歡上了吉他。
他的吉他全靠自學。9年級時,他開始寫歌,并在學校召集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建了一支樂隊。
10年級時,江雪哲來到海歸,遇到同樣喜愛音樂的楊晨祎。兩人一拍即合,打算組建一支樂隊。“可能是因為高一剛來時大家還比較害羞”,樂隊最初“招兵買馬”不太順利,大家戲稱這支樂隊為“無人樂隊”——因為只有2個人。
但是現在,“無人樂隊”已經成為海歸各大舞臺上的“香餑餑”,這支頗具搖滾風格的樂隊一登臺,就能點燃全場。盡管最初的兩位隊長已經“讓賢”,但是他們很期待“無人樂隊”能一直活躍在海歸的舞臺,作為高中部文化的一部分傳承下去。
02然而他的目標并不是做一個“音樂人”……
多年來,每天練琴1至2個小時,“不練琴就不舒服”,這是“真愛”的證明——因為他并不是一個“純粹”的藝術生。
其實從初中開始,江雪哲就沒有參加過校外的音樂培訓。吉他、貝斯、作曲基本上都依靠自學。直到IBDP階段選修了音樂,才算是接受了較為系統的音樂訓練。
所以,當他被問道“覺得自己做過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他想了想,說:“大概就是我現在所掌握的音樂技能吧。”
江雪哲是多專業申請。目前,除了伯克利音樂學院,他還拿到了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伯明翰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等多校錄取,錄取專業涵蓋經濟學、音樂表演與音樂管理等。
他最終選擇的是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音樂行業領導與創新”專業,這個“比較偏商科”的專業,可以兼顧他音樂和商管兩方面的興趣:
“我這個人喜歡創新,從小到大什么都喜歡嘗試。就連編曲,也總是喜歡加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江雪哲的目標是有朝一日創立自己的音樂公司,在“商業發展與音樂創新”之間找到互利共贏之道。他相信“我在音樂方面的基礎,會讓我更好地了解音樂人的想法”。也許將來他不會成為一個專職的“音樂人”,但是“音樂”一定會伴隨他一生。
03他很“隨性”,也很理性
江雪哲自認是一個“很隨性”的人:
“我想到什么,就會去做。什么都想嘗試,只要有一個想法,可能就會去做出改變。父母也很尊重我,只要我自己能承擔所帶來的后果。”
他最早做出的“隨性”決定,是6年級下學期一個人轉來蘇州,開始住校。他從小就很獨立,可以很好地照顧自己。他會做飯,“而且做得很好吃”。獨處的時候他就總練琴。
練琴也是“隨性”的,“我喜歡即興彈,找一個歌單,一首一首跟著彈,加一些東西編進去。這挺鍛煉腦子的,對我有很大提升。”
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很有條理和規劃的人。他會做短至一天、長至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規劃,將長期任務細化分解到日常生活中。不過,跟很多學生一樣,他的“時間管理”能力也是IBDP階段迅速提升的。他說“高一時我也經歷了一年多的‘折磨’,才慢慢**安排自己的時間。”
申請到小時候就向往的學校,選擇了可以兼顧多方面興趣的專業,這對于江雪哲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圓滿的結果。
我們問他:“如果有學弟學妹向你請教專業選擇方面的問題,你會如何給他們建議呢?”他仔細想了想,回答說:
“首先要考慮個人興趣,這是最重要的。然后會問他們未來的打算。最后再‘向前推’,看要怎么選、怎么做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向前推”大概就是“做規劃”,以興趣與目標為出發點,做好高中幾年的規劃。
江雪哲的夢想是未來能夠在音樂產業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現在的選擇,應該正是“向前推”的一部分。
他勸學弟學妹們在申請季不要太焦慮,“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了,結果不會太差……最合適的一定會來。”
我們也想把這句話送給他。
愿你在兒時夢校,繼續耕耘人生理想。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