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德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編輯:佚名
德威國際教育集團自2003年在上海開設**所學校以來,中文就一直是課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為我們的學生所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有超過62%的學生在國際組織(大學預科課程)的中文考試中獲得了高分。
基于國際學校社區和成員的獨特性,國際學校的中文課程有它獨特的挑戰性。我們的學生從初學者到母語學習者都有, 他們中的中文又有著不同的水平,并且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中文學習目標的期望值。為了滿足每個學生對中文學習的需求,我們的中文課程分為三種路徑:
中文A:中文作為母語的學習路徑
中文B:中文作為二語的學習路徑
中文C: 中文作為外語的學習路徑
我會中文
兩年一次的德威國際教育集團中文教師研討會給我們所有的中文老師提供了一個培訓學習,自我提升,分享溝通,互相交流的平臺,我們的老師們參與開發了我們開創性的中文課程,包括特別是針對中文C路徑學生的“我會”中文課程。這些都更好的激勵了我們的老師為實現打造世界中文課程的目標而努力。
在遵循德威國際教育集團的座右銘,(detur pons mondo) 建立通往世界的橋梁的同時,我們的教育**者著手在中文和非中文世界之間架起橋梁。與傳統中文課程不同的是,“我會”課程將中文的聽說與讀寫使用不同內容、分開教學。在“我會”中,依據漢字的難易程度和使用頻率安排識字順序。正因如此,學生能快速地積累起實用的識字庫。“我會”將每一個漢字作為語言含義的基本單位。 “我會”課程的口號是“不能只去讀書,而不會把學到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在學習方法上,“我會”注重語言學習中的實際操作能力而非死記硬背。
中文課程路徑
中文 A (中文作為母語)
這個路徑課程的學生已經在家中自如使用中文/或者在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中學習了漢語,并且漢語是他們的母語。英語通常是他們的第二語言。他們在家庭環境中一般說普通話。
在該路徑的課程中,教師和學生使用的課堂語言是普通話。教學重點是老師會利用多種不同的文本,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評價技巧,并且鍛煉他們實用且富有創造性的寫作能力。在這一路徑課程中,我們強烈建議學生廣泛閱讀中文書籍、雜志和報紙,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字理解能力。在修完這門課程之后,學生們通常是參加國際中學教育普通(IGCSE)課程漢語母語考試以及國際組織的大學預科課程(IB)的中文A語言和文學或中文A文學考試。
中文B(中文作為二語)
這個路徑的課程是面向一直生活在中國(或者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其他地區)以外的華裔學生,或者一直生活在中國并且已經學習漢語很長一段時間的非華裔學生。這些學生能夠進行與其年齡相對應的溝通對話,但是他們尚未充分掌握中文讀寫方面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和溝通大約90%是采用普通話。在這一路徑課程的學生,教學的側重點是培養他們的閱讀和寫作技能,從而使他們能夠理解并分析逐漸復雜的書面和口語材料,并且評估各種形式與風格的語言之間存在的微妙關系。學習這一路徑課程的學生通常是參加 國際中學教育普通(IGCSE)課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類考試以及國際組織的大學預科課程(IB)的中文B標準水平或高水平考試。
中文C (中文作為外語)
這個路徑課程的教學對象是非本地/非華裔學生。從較初語言學習階段開始,該課程更多地強調聽力、說話和閱讀方面的技能,在這一路徑課程的學生使用“我會中文“學習方法并用”我會“網站資源獨立學習或者輔助他們的學習。雖然我們有足夠的網上資源供學生練習使用,我們還是建議學生能夠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和真實的語言使用環境中練習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技能。這個路徑課程的學生通常是參加國際中學教育普通(IGCSE)課程漢語作為外語考試或者中學教育普通(GCSE)課程中文考試,以及國際組織的大學預科課程(IB)的中文B標準水平或漢語零基礎起點考試。
中國和新加坡德威幼兒園(DUCKS)的雙語學習
在德威中國和新加坡的幼兒園,雙語學習是學生發展的基本組成部分。我們的雙語學習模式是根據孩子如何學習語言的理論以及我們老師們所做的深入學術研究開發出來的課程,這個課程模式給年幼的兒童提供一個他們能夠沉浸在英語和漢語的語言環境,而不僅僅只是在正式的課程中學習。雙語模式是由一位英語母語教師和一位漢語母語教師一起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具備豐富語言學習機會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們能夠獲得自信并用有意義的方式自由使用語言,而不僅僅是模仿,以此達到語言在情境中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