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人的不當言行,不要立即表達自己的不滿,而要等到將來有合適的機會選擇或設置合適的情境,模仿對方的特征,說類似的話并讓他們體會言行不當的弊端,然后稍加點撥,使其明白自己的意圖。
2.疑問式迂回法
故意給對方留下疑問,引起對方的好奇心,并通過自己對疑問的解釋來達到講話的目的,這就是疑問式迂回談話法。
推銷員馬休的拿手好戲就是使用疑問式迂回談話法,如:“尼斯先生,如果有一筆生意能為你帶來1200英鎊,你會對此感興趣嗎?”“這是什么樣的生意?你說吧!”
聽到此語,馬休便開始了推銷工作。幾乎每次,馬休都能取得豐碩的成果。設置一個“疑問”,往往能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這是疑問式迂回談話法的奇特功效。
3.蓄情式迂回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人們產生情感之后,它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就是情緒的慣性。激發人的情感,利用情感的慣性來達到談話的目的,這就是蓄情式迂回談話法。
4.激將式迂回法
在日常對話中,找到與另一方相關或相反的示例,將對方一軍,激怒他,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談話方法就是激將式迂回談話法。
5.埋伏式迂回法
當對手準備不足時,抓住對手的需求和動機,設置陷阱,“投其所好”,并誘使敵人深入。當對方進入言談伏擊圈后,再猛烈出擊,從而戰勝對方,這就是埋伏式迂回談話法。